孩子要的愛,不是溺愛

在學校工作時常會需要進行家長諮詢,一段時間觀察發現家長對孩子的管教通常在嚴厲與放任兩極之間遊走,不是過度管教、打罵孩子,就是放任式管教讓孩子騎到自己頭上,進而苦惱著孩子講不聽,做家長的該怎麼辦?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後者,提供家長們一些方向。

我想先點出一件事:「溺愛不是愛」,相信家長們應該都聽過也瞭解這個道理,但我同時也理解家長在忙於工作、家務或其他原因的操煩下,每一次的教養很難面面俱到,慢慢在許多細節上退一步、再退一步,最後把孩子養成一個令我們頭痛的小怪獸。

我們先不去討論家長們處理自我議題的部分。若將溺愛定義成「很愛孩子卻很少規則」的話,我們先來看「規則」對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

教養與管教其實就是在實行規則,而規則的重要意義在於幫助孩子社會化、適應團體生活,但建立規則常也可能會與孩子的自我需求相衝突,因而在過程中讓家長與孩子爭吵、不愉快。我想這也是有些家長漸漸不喜歡去限制孩子的原因,因為不限制就不會有衝突,或是怎麼管也管不動。

這裡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當男孩子開始會自己上廁所,身為家長的我們常會提醒孩子上小號的時候要把馬桶蓋掀起來。從這個「提醒」我們可以讓孩子學到什麼呢?

①「自律」:孩子會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行為,且會記得要做這件事。甚至孩子可能會因為能夠自我控制而獲得「賦能感」。
②「同理心」: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到其他人,別人的感受會是不舒服,因此進一步約束自己的行為。甚至孩子可能是會有更深一層的經驗:「如果我不這麼做,父母親會生氣、不開心」,他會去思考與感受父母的心情狀態,這也是同理心的展現(即使這麼做的目的是避免受罰,但也間接促成孩子發展理解、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
③「發展獨立自我」:孩子會因為這些規則發現「我的本能需求與外在的要求可能是不一致的」,因此孩子會漸漸將自我從外在環境獨立出來(就如同兩個圓圈從重疊慢慢分開)。當孩子知道內在自我與外在環境的需求不同時,會進一步去發展與外在環境交涉的能力(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需要,也能順應團體的規範)。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把馬桶蓋掀起來」是一個很細小的規則,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這些細小規則的累積,讓孩子產生莫大的變化,因為你會對這件事做管教,你也一定會更在乎其他生活習慣與細節。
那如果你放任孩子、疏於管教對孩子的影響會是什麼呢?從上述幾點來說明反效果的部分:

①自律:孩子會經驗到「我不用去改變自己,這個世界就會有人會幫我處理好」,而那個人正是他的父母。
②同理心:孩子不需要去思考別人想什麼,因為他顧著自己也不會怎麼樣,不會讓人傷心、不會受罰。
③發展獨立自我:孩子缺乏同理心,他更難去發展出社會化的自我,因為他不能理解別人為何那樣做、那樣想、那樣感受。更精確的來說,孩子漸漸會發展出「自我中心」的性格。

孩子在五歲前所接觸的世界就是-家庭,家庭氛圍如果都是順著孩子、不給太多規則與設立界限,就有可能會促成孩子「自我中心」性格的養成。當他開始進入學校,面對那些與他不同的人,可能是習慣、想法、互動方式,那必定會帶來不少衝擊。這時倘若家中的互動模式不變,他一樣能能回家當位自我中心的國王,他便更理所當然的不需要學習負責、不需要改變,因為家裡的大人仍會幫忙他處理、滿足他的需求,這樣的性格模式也可能延伸至學校,長久下來對孩子在校適應、人際關係等都會帶來影響,甚至家長也可能越來越難管教孩子。我想這不會是家長所樂見的。這如我們前一篇在討論的「負責」是同樣的概念。

同時,我並非要家長們看完這篇文章,就回家瘋狂管小孩。管教孩子可是很累人的,只是希望家長們能把這些觀念放在腦中,「循序漸進」的慢慢做調整即可。以下,我們將提供家長在管教孩子、訂定生活規則上一些參考方向。

  1. 「循序漸進」:若要改變孩子的規則,在不危急自己與他人身體及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慢慢地做一些調整與改變。
  2. 「用討論代替命令」:常我們又管又教孩子都不聽,在設立規則時,不妨與孩子共同討論出規則的內容,目的是提高孩子自己參與這項規則的意願。當然,很多孩子會天馬行空的亂想規則,或只想一些對自己有利的規則,此時身為大人的我們,需要堅持我們的原則與底線,凡是越過這些底線的條件一律不行。(堅持原則很重要!!)
  3. 「規則細緻且明確」:孩子的腦袋發育尚未成熟,未能全盤地思考事情,我們可以用我們大人的腦袋幫他想想看,把所有可能遇到的事情、困難及可能解決的方法都和孩子討論,並訂定出明確的規則,幾次、幾分鐘,獲得到的獎勵是什麼、有多少,這些都需要明確的規定清楚,可以將這些內容用紙記錄下來,最後和孩子一同簽字做一個負責的儀式。舉例:「你週一至週五早上都7點自己起床,每做到一天就有1個好棒印章,你蒐集到10個好棒印章就可以請爸媽帶你去便利商店,自己任意挑一個50元的商品」;而不太好的範例就是:「你做的好,我就給你1個好棒章,蒐集很多之後就帶你去買東西」。越細節及明確孩子會越能在腦袋中運轉想像(也是增加其認知功能),這會讓他提升思考邏輯與遵循規則的能力。
  4. 「保持彈性」:這是我們常忘記卻重要的事。彈性除了是自己對孩子期待的彈性外,還有是規則上的彈性。因為有時規則太死,會讓孩子習得無助,反而失去訂定規則的效果。舉例來說:「如果你作業沒寫完,就罰你一週不要出去玩」,當孩子這週真的某些原因只要一次沒寫,他就失去了整週出去的機會。他可能因為也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結果,而選擇放棄,在其他日子就也不想認真。我相信此時家長就會把禁足的時間延長至第二週,藉此達到管教效果,但其實你可以讓這項規則富有彈性,讓孩子有機會能夠彌補他沒完成的作業,因為我們的規則本來就是要增加自律地寫作業的能力。也許你可以把規則調整成:「如果你這週某一天作業沒寫完,我會禁足你一週,但你可以寫評量來換這個懲罰,寫3頁可以減少一天懲罰」,這會讓孩子有一個緩衝,他並不是被死死的規則綁住,而是在這些彈性間,去選擇出他想要的模式。這裡我補充說明一下,這並不是在鼓勵孩子要挑戰底線、可以擺爛的心態,而是我們相信增加彈性會讓他在這些規則間喘息,進而瞭解他每一步的選擇可能帶來的結果,讓他能完成該完成的事項,建立良好的常規與學習態度。

總的來說,我們對孩子溺愛不是真的愛,給予適當的規則與設限是幫助孩子進入社會化的重要關鍵,時時保持彈性能讓孩子在學習自律的過程中有個緩衝,以及有機會累積成功好經驗,讓孩子願意去嘗試和調整行為,在適應團體生活同時朝向自我獨立的發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