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框架到實務現場的連結
個我理論的建立:專業成長的核心
在心理諮商輔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接觸到許多不同的學派與理論,從傳統的精神分析、個人中心、完形、認知行為,到後現代的敘事、焦點解決等。每一種理論都提供了協助個案的獨特視角與方向。然而,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論學派?又如何將所選理論有效地落實到實務介入中?我相信,這樣的疑問幾乎是每一位剛踏入這個領域的學習者都會經歷的共同困惑。
我們相信,找尋個人的理論學派就如同找尋專業信仰一般,這需要與自身的個性、經驗相契合。更進一步來說,每個人都應該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學派,也就是自己的人性觀、發展觀、治療觀與改變觀。這些概念或許看似抽象,但可以具體化為幾個核心問題的深刻思考與回答:
- 你認為人性的本質是什麼?
- 你認為人為什麼會出現狀況?
- 你認為人需要什麼才能發生改變?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反思與整理,答案也會不斷修正,並與生命經驗逐漸達成相互契合的平衡。若你經歷悲慘童年,你可能會認為人性本質偏向邪惡;若你的成長過程缺乏陪伴與支持,你或許會認為缺乏歸屬感是問題的根源;又或許,你從某本書或演講帶來啟發時,你會認為認知轉換是改變的關鍵。
正如我們深信並認同「你難以給出你沒有過的經驗」這句話的道理,它與我們的生命經驗相互契合,成為我們在工作中不斷運用的概念,協助眼前的個案。因此,我們強調,建構個我理論(Personal counseling theory)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因為個我理論是你專業的根基,並深刻影響著你專業大樹的成長方向與樣貌。
你可以擁有你的相信、你的經驗、屬於你的個我理論。
從資料蒐集到介入策略:建立有效的個案概念化及介入流程
建構個我理論是一段長遠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建議使用簡單的治療架構來幫助我們處理所面對的個案問題。這樣的架構不僅能夠符合各個理論學派,也同時能夠幫助我們思考個案概念化,並制訂出合適的介入策略。其實,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簡單的部分:資料蒐集、假設/評估、介入。
- 資料蒐集:無論是個案的資料、系統的資料,或是現在與過去的資料,任何能幫助我們形成個案概念化假設的關鍵資訊,都是需要蒐集的重點。這個過程應該是有意識地篩選資料,而非全盤接收或像製作編年史般無差別地記錄所有資訊。
- 假設/評估:這是個案概念化的過程,透過整理與分析蒐集到的資料,對個案的情況進行假設。也就是推測個案可能經歷了哪些事件或處於什麼狀態,導致目前的症狀或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試圖回答「什麼原因造成了目前個案的問題?」並形成一個具有邏輯性與連貫性的概念化框架,為後續的介入策略提供基礎。
- 介入:根據個案概念化所建構的假設,設計並實施具體的介入策略。這些策略會緊扣我們的假設,確保每一步驟都能回應假設中提出的核心問題或需求,進而更有效地協助個案解決當前的困境。
這三個步驟形成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協助個案改變。當介入效果不彰時,我們需要回頭檢視假設是否有偏差或不足;若假設的基礎資訊不足,則需重新蒐集資料,補充關鍵資訊,以建構更貼近個案現況的假設,並根據這個假設進一步調整介入策略。
舉例來說,當我們接到一位疑似 ADHD 的孩子的轉介,你會如何蒐集資料?假設與評估是什麼?以及該如何介入呢?
- 資料蒐集:我們需要針對個案的問題進行資料蒐集,讓問題能夠更清楚、聚焦。因此,我們會圍繞 ADHD 可能涉及的情況進行資料收集,以幫助我們清楚了解個案的實際情況,並為後續假設的建立奠定基礎。
- 個案 ADHD 的特質如何影響其生活適應?是否存在跨情境的問題?
- 個案的學習能力如何?在家中由誰陪伴?陪伴的品質如何?
- 個案是否經歷過家暴或目睹家庭暴力的情況?
- 照顧者如何應對個案的行為?當個案犯錯時,他們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處理?
- 假設/評估:根據前面蒐集到的資料,建立個案概念化的假設。這些假設會隨著資料的逐步累積,以及介入過程中有效或無效的回饋,持續進行修正與精進,逐步接近個案的真實狀況。
- 個案因生理上 ADHD 的問題,無法集中注意力,並存在衝動控制的困難。
- 個案因文化刺激不足,導致學習進度落後,進而無法專注於課堂內容。
- 個案有創傷相關的歷史,因而產生創傷反應,影響其專注力。
- 個案的照顧者因管教方式不一致,導致個案出現違反規則或鑽漏洞的行為。
- 介入:我們的介入應依循假設進行,且不僅針對個案本身,還需要涵蓋其所處的系統。而介入的效果(無論有效或無效)將促使我們提出更多假設,並蒐集更多資料以完整齊個案概念化。
- 建議家長帶個案進行醫學評估,並遵循醫師指示進行相關治療。
- 請導師協助個案補強特定科目,並與家長討論更適宜的陪伴時長與方式。
- 對個案的創傷進行心理處理,並向系統相關人員進行創傷知情的衛教。
- 與家長和導師共同討論,在家中與校園制定一致的管教和獎懲規則。
資料蒐集、假設/評估與介入三個階段是相互連結且動態調整的過程,沒有固定的起點或終點,而是在整個服務的歷程中不斷循環。當介入效果未如預期,例如家長已帶案主前往醫院評估並定時服藥,但案主仍持續出現不專心或衝動控制的問題時,就需重新檢視假設是否有所偏差。如果假設不夠明確,應回到資料蒐集階段,以假設為引導,有意識地進行資料探索與修正,從而產生有效的介入策略。
心理諮商的成長旅程:理論、實踐與自我發展
學習心理諮商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條路上充滿了反思與整理,也伴隨著無數挑戰與困難。然而,當我們看見服務的個案因著我們的陪伴而成長與改變,那些內心的觸動會深深留存在心底,成為支持我們繼續前行的重要力量。這些點滴累積的感動,正是滋養我們專業成長的養份,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困難,持續前進。
從理論框架到具體的介入,絕非一步到位,而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嘗試與調整的動態歷程。每一位助人者所選擇的理論學派與介入方式,不僅是對人性的理解,也是對專業信仰的堅守,並映射出我們生命經驗的深刻影響。
建構屬於自己的個我理論,是每一位助人者專業發展中的核心課題。透過資料蒐集、假設評估與介入的循環歷程,我們能更加清晰地理解個案,並建構出更適合的處遇。當我們以開放的態度面對不確定性與挑戰,勇於反思與修正,不僅能有效地協助個案,也會在這段學習與成長的旅程中,成為一個更成熟、更敏銳、更具涵容力的心理工作者。